一种是媒体所在的城市地标,在亚洲户外评选的城市地标户外中,我们可以看到非常典型案例,广告主借地标户外塑造品牌力,一直是彰显品牌实力的重要方式。这也包括了地铁站、机场火车站等的交通枢纽,同样是地标一样的存在。城市地标的特点明显,地标建筑识别度高+周围人多车多。
另一种,是由受众所在位置对受众进行区分、精准定向、高效传播。例如在甲级写字楼投放高端品牌,在单价较低的社区投放中低档日化快消,在老龄化社区投放旅游和保健品,在新开盘小区投放家具装修。
思考过两种位置选择策略的背后逻辑?
户外广告最基本的诉求是让更多受众看到,曝光次数和曝光人数可算是户外广告KPI中的KPI。对广告位的要求就是,人要多!地标周围人多车多,地铁站内人流聚集。通过量化一定范围内经过的人流和车辆,户外广告的效果就可以某种程度的量化。
想要实现这样的量化的努力一直不断。从最早的甲方乙方派人站在路口拿计数器计数,到向交通、城规、地铁公交公司寻求数据,再到投户外的基于受众雷达设备的户外效果监测。一步步将户外受众曝光数据从人工抽样升级到实时全天的监测。
但是光是人多不行,正如没法把梳子卖给和尚,广告打错了受众,最终没法得到转化。应该让广告主的广告预算更集中地花到潜在客户身上。长期灌输,潜移默化,让潜在客户建立品牌认知,并最终在有需求的时候变成品牌的客户。
之后遍出现了一大批尝试“分众”的户外新媒体,餐厅媒体、酒店媒体、道闸媒体、4S店媒体、甚至洗手间媒体。一夜之间,大家都在做“我能触达某种类型的客户”或者“我能把不同类型客户区分开来”的事情。
但始终,户外仍在利用人为的判断区分受众,用固定的框架和模式判断受众的潜在消费倾向,数据的来源依旧是抽样、问卷、随访等。如果用互联网上的遗留的每个人的兴趣的蛛丝马迹,结合在线下户外广告上捕捉受众的出现和离开,让户外广告知道“谁在看”和“谁是谁”,就能够实现对户外广告受众的画像。
想一想现今线上的CPM、CPC,户外也可以如此这般。甚至,在户外的效果量化和受众的精准分析基础上,我们可以与其他数据交叉对比,实现对广告投放ROI的计算,能够知道在户外触及到的受众里,多少人转化为了新增用户,多少用户的日活有所增长。将线上、线下的营销链条串联打通,提升综合指标。